欢迎访问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
/
/
/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追记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李泉新(下)

资讯详情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追记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李泉新(下)

  • 分类:党群建设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19 08:5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在省委组织部干部李思远的家里,收藏着一张写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日历纸。    这是李思远抽调到省委第三巡视组工作期间,李泉新在一次休息时间与他谈为政做人的道理时,顺手写下来送给他的。    “他不是一名板着脸很严肃的领导干部,更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兄长、一位难得的人生导师。”李思远说。    故人远去,情意更切。亲人、同事对于李泉新的记忆,丰富而蕴藉。    徐国香是李泉新的爱人,也是中学同学。40余年的相识相恋相处,夫妻俩琴瑟相和、恩爱无间。    在徐国香眼中,李泉新的人生足迹,清晰而坚定。出身农家,当兵,考学,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随后来到省纪委工作。这其中,从军的经历,更加磨砺出李泉新公道正派、勤恳奉献的品格。    徐国香一辈子含蓄内敛,丈夫的精神和灵魂,早已静水深流般地融入了她的生命。5月底,李泉新在上海住院,病危的消息传到江西后,大家打电话 表示想来看望,被徐国香婉言谢绝:“泉新让我转达,大家的好意他心领了。他不想麻烦大家,不想占用大家的时间还让大家破费。我理解他,也支持他。”    在她心里,李泉新是一面镜子。拿着这面镜子,徐国香照着自己也照着家庭,不愿有一丝偏差。    李泉新家里兄弟姐妹多,但他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家人谋过私利。除了二哥考上大学在宜春工作之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家里务农。    前些年,丰城老家有人提出请李泉新出面,在工程上帮忙打打招呼,遭到李泉新断然拒绝:“这种事不要找我,我不认识什么人。就是认识谁,我也不会打招呼。”徐国香说,拒绝的次数多了,老家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气,也就再没人提出什么非分请求了。    至今,李泉新的儿子、儿媳均是平凡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不能向组织伸手要这要那,更不能打着爸爸的旗号为自己谋利益,这是爸爸的嘱咐,也是 妈妈给我们订的家规。”但曾经,因为工作的事,年轻的儿子无法理解父亲的心意。“我倔劲一上来,回家故意不和他说话,不愿意搭理他。”    光阴荏苒,心结早已化解。早年的赌气,转成一份深深的歉疚和怀念。儿子的遗憾溢于言表:“爸爸工作很忙,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少,当初真应该好好陪陪他。”    李泉新有多忙,家人深有体会。“他从来没有休过公休假。有时候在家熬夜加班,我劝他注意身体,不要透支体力。他摆摆手,笑一笑,就当听进去了。” 徐国香说,李泉新加完班后有看书的习惯,经常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在媳妇徐翠看来,李泉新没有一丁点儿领导干部的架子:在外应酬少,在家有时间的话会抢着做饭;房间里堆积如小山般高的书,大部分都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那是他精神的源泉。李泉新这样教育后辈:“我是农民出身。现在生活这么好,要懂得知足。”    下班回到家,李泉新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孙子在小区院子里散步。巡视组成员张启华说,巡视间隙,李泉新嘴上经常挂着孙子。“只是李组长太忙了,陪孙子的时间很少。如果是在南昌以外的地区巡视,他一般中途不回家。”    李泉新的家庭,和谐而温馨;李泉新的工作,严谨而细致。在众人的深情回忆中,一个“非典型”厅级领导干部的形象渐渐饱满起来:一根随时叼在嘴里的香烟,白衬衫外面套着一件毛衣,领带歪斜地打着,大一号的西装穿在身上;看人时,脸上挂着微笑……    熟悉他的人们还知道,那件大一号的西装,是他为出席儿子的婚礼特意买的。不重衣着、待人平和,这是很多人对李泉新的第一印象。    因毕业于北京大学且知识渊博、才学过人,在全省甚至全国纪检战线,李泉新都有着“北大才子”之称。组员唐志勇记得,在抽调进巡视组后的第一 次集体见面会上,自己不太敢发言,“怕我的想法会引起这位‘北大才子’的鄙夷”。随着接触增多,李泉新在工作上对他的肯定和表扬也多了起来。唐志勇发现, 组长跟大家所聊的话题,不仅限于工作。私底下,组员眼中的他,更像一名率真的长者。    李泉新乐于分享自己年轻时一边“双抢”一边竖起耳朵听广播、并靠听广播考上北京大学那段艰苦而又传奇的往事,常流露出自己作为一名农家子弟能够成长为巡视干部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他对马列经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史都烂熟于心,他甚至能大段大段地背诵援引《毛泽东选集》中的精彩篇目,能把《诗 经》中很多生僻的字句解释得透彻生动,唐诗宋词更是信手拈来。巡视期间,每天晚饭后大家的散步时间,他都乐于与大家讨论这些问题,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大 家总是听得入神,通常不知不觉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同事们都感叹,他行动上的自觉不是偶然的,完全源于他学习的深入、理论的坚定。    李泉新与年轻同志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倾囊相授的诚心和暖意,更有盼高千尺的期待和叮嘱。    “你们现在不会写材料不要紧,多看看《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以后自然就会写了,我就是这样过来的。”“你们要把加班当成福利,才能更快地成长。”“我是一名‘天花板’干部,得抓紧剩余不多的时间干工作,希望与你们共勉。”     …………    “李组长都是快60岁的人了,却丝毫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应付和将就。这点非常让人敬佩。”组员葛春瑜记得,李泉新非常关心组里的同 事,大家也都信任他,遇到难处常会找他倾诉。在李泉新的领导下,省委第三巡视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大家的痛惜和悲伤中,李泉新走了。遗体告别仪式当天,南昌城区遭遇罕见的大暴雨。一起同事过的组员从寻乌、九江、萍乡等地陆续赶来了,听过他授课的学员赶来了,他巡视过的地方群众赶来了,因巡视发现违纪问题被处理过的干部也赶来了。    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到处是很深的积水,汽车难以通行,不少人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撑伞冒雨前行,为的是见他最后一面。    “你是那么阳光、真诚,那么正直、优秀,虽然你走了,但我们会永远记得你。泉新组长一路走好!”一名同志写下的这句话,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追记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李泉新(下)

【概要描述】在省委组织部干部李思远的家里,收藏着一张写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日历纸。

   这是李思远抽调到省委第三巡视组工作期间,李泉新在一次休息时间与他谈为政做人的道理时,顺手写下来送给他的。

   “他不是一名板着脸很严肃的领导干部,更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兄长、一位难得的人生导师。”李思远说。

   故人远去,情意更切。亲人、同事对于李泉新的记忆,丰富而蕴藉。

   徐国香是李泉新的爱人,也是中学同学。40余年的相识相恋相处,夫妻俩琴瑟相和、恩爱无间。

   在徐国香眼中,李泉新的人生足迹,清晰而坚定。出身农家,当兵,考学,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随后来到省纪委工作。这其中,从军的经历,更加磨砺出李泉新公道正派、勤恳奉献的品格。

   徐国香一辈子含蓄内敛,丈夫的精神和灵魂,早已静水深流般地融入了她的生命。5月底,李泉新在上海住院,病危的消息传到江西后,大家打电话 表示想来看望,被徐国香婉言谢绝:“泉新让我转达,大家的好意他心领了。他不想麻烦大家,不想占用大家的时间还让大家破费。我理解他,也支持他。”

   在她心里,李泉新是一面镜子。拿着这面镜子,徐国香照着自己也照着家庭,不愿有一丝偏差。

   李泉新家里兄弟姐妹多,但他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家人谋过私利。除了二哥考上大学在宜春工作之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家里务农。

   前些年,丰城老家有人提出请李泉新出面,在工程上帮忙打打招呼,遭到李泉新断然拒绝:“这种事不要找我,我不认识什么人。就是认识谁,我也不会打招呼。”徐国香说,拒绝的次数多了,老家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气,也就再没人提出什么非分请求了。

   至今,李泉新的儿子、儿媳均是平凡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不能向组织伸手要这要那,更不能打着爸爸的旗号为自己谋利益,这是爸爸的嘱咐,也是 妈妈给我们订的家规。”但曾经,因为工作的事,年轻的儿子无法理解父亲的心意。“我倔劲一上来,回家故意不和他说话,不愿意搭理他。”

   光阴荏苒,心结早已化解。早年的赌气,转成一份深深的歉疚和怀念。儿子的遗憾溢于言表:“爸爸工作很忙,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少,当初真应该好好陪陪他。”

   李泉新有多忙,家人深有体会。“他从来没有休过公休假。有时候在家熬夜加班,我劝他注意身体,不要透支体力。他摆摆手,笑一笑,就当听进去了。” 徐国香说,李泉新加完班后有看书的习惯,经常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在媳妇徐翠看来,李泉新没有一丁点儿领导干部的架子:在外应酬少,在家有时间的话会抢着做饭;房间里堆积如小山般高的书,大部分都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那是他精神的源泉。李泉新这样教育后辈:“我是农民出身。现在生活这么好,要懂得知足。”

   下班回到家,李泉新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孙子在小区院子里散步。巡视组成员张启华说,巡视间隙,李泉新嘴上经常挂着孙子。“只是李组长太忙了,陪孙子的时间很少。如果是在南昌以外的地区巡视,他一般中途不回家。”

   李泉新的家庭,和谐而温馨;李泉新的工作,严谨而细致。在众人的深情回忆中,一个“非典型”厅级领导干部的形象渐渐饱满起来:一根随时叼在嘴里的香烟,白衬衫外面套着一件毛衣,领带歪斜地打着,大一号的西装穿在身上;看人时,脸上挂着微笑……

   熟悉他的人们还知道,那件大一号的西装,是他为出席儿子的婚礼特意买的。不重衣着、待人平和,这是很多人对李泉新的第一印象。

   因毕业于北京大学且知识渊博、才学过人,在全省甚至全国纪检战线,李泉新都有着“北大才子”之称。组员唐志勇记得,在抽调进巡视组后的第一 次集体见面会上,自己不太敢发言,“怕我的想法会引起这位‘北大才子’的鄙夷”。随着接触增多,李泉新在工作上对他的肯定和表扬也多了起来。唐志勇发现, 组长跟大家所聊的话题,不仅限于工作。私底下,组员眼中的他,更像一名率真的长者。

   李泉新乐于分享自己年轻时一边“双抢”一边竖起耳朵听广播、并靠听广播考上北京大学那段艰苦而又传奇的往事,常流露出自己作为一名农家子弟能够成长为巡视干部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他对马列经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史都烂熟于心,他甚至能大段大段地背诵援引《毛泽东选集》中的精彩篇目,能把《诗 经》中很多生僻的字句解释得透彻生动,唐诗宋词更是信手拈来。巡视期间,每天晚饭后大家的散步时间,他都乐于与大家讨论这些问题,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大 家总是听得入神,通常不知不觉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同事们都感叹,他行动上的自觉不是偶然的,完全源于他学习的深入、理论的坚定。

   李泉新与年轻同志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倾囊相授的诚心和暖意,更有盼高千尺的期待和叮嘱。

   “你们现在不会写材料不要紧,多看看《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以后自然就会写了,我就是这样过来的。”“你们要把加班当成福利,才能更快地成长。”“我是一名‘天花板’干部,得抓紧剩余不多的时间干工作,希望与你们共勉。”

    …………

   “李组长都是快60岁的人了,却丝毫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应付和将就。这点非常让人敬佩。”组员葛春瑜记得,李泉新非常关心组里的同 事,大家也都信任他,遇到难处常会找他倾诉。在李泉新的领导下,省委第三巡视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大家的痛惜和悲伤中,李泉新走了。遗体告别仪式当天,南昌城区遭遇罕见的大暴雨。一起同事过的组员从寻乌、九江、萍乡等地陆续赶来了,听过他授课的学员赶来了,他巡视过的地方群众赶来了,因巡视发现违纪问题被处理过的干部也赶来了。

   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到处是很深的积水,汽车难以通行,不少人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撑伞冒雨前行,为的是见他最后一面。

   “你是那么阳光、真诚,那么正直、优秀,虽然你走了,但我们会永远记得你。泉新组长一路走好!”一名同志写下的这句话,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 分类:党群建设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19 08:52
  • 访问量:
详情

在省委组织部干部李思远的家里,收藏着一张写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日历纸。

   这是李思远抽调到省委第三巡视组工作期间,李泉新在一次休息时间与他谈为政做人的道理时,顺手写下来送给他的。

   “他不是一名板着脸很严肃的领导干部,更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兄长、一位难得的人生导师。”李思远说。

   故人远去,情意更切。亲人、同事对于李泉新的记忆,丰富而蕴藉。

   徐国香是李泉新的爱人,也是中学同学。40余年的相识相恋相处,夫妻俩琴瑟相和、恩爱无间。

   在徐国香眼中,李泉新的人生足迹,清晰而坚定。出身农家,当兵,考学,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随后来到省纪委工作。这其中,从军的经历,更加磨砺出李泉新公道正派、勤恳奉献的品格。

   徐国香一辈子含蓄内敛,丈夫的精神和灵魂,早已静水深流般地融入了她的生命。5月底,李泉新在上海住院,病危的消息传到江西后,大家打电话 表示想来看望,被徐国香婉言谢绝:“泉新让我转达,大家的好意他心领了。他不想麻烦大家,不想占用大家的时间还让大家破费。我理解他,也支持他。”

   在她心里,李泉新是一面镜子。拿着这面镜子,徐国香照着自己也照着家庭,不愿有一丝偏差。

   李泉新家里兄弟姐妹多,但他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家人谋过私利。除了二哥考上大学在宜春工作之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家里务农。

   前些年,丰城老家有人提出请李泉新出面,在工程上帮忙打打招呼,遭到李泉新断然拒绝:“这种事不要找我,我不认识什么人。就是认识谁,我也不会打招呼。”徐国香说,拒绝的次数多了,老家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气,也就再没人提出什么非分请求了。

   至今,李泉新的儿子、儿媳均是平凡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不能向组织伸手要这要那,更不能打着爸爸的旗号为自己谋利益,这是爸爸的嘱咐,也是 妈妈给我们订的家规。”但曾经,因为工作的事,年轻的儿子无法理解父亲的心意。“我倔劲一上来,回家故意不和他说话,不愿意搭理他。”

   光阴荏苒,心结早已化解。早年的赌气,转成一份深深的歉疚和怀念。儿子的遗憾溢于言表:“爸爸工作很忙,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少,当初真应该好好陪陪他。”

   李泉新有多忙,家人深有体会。“他从来没有休过公休假。有时候在家熬夜加班,我劝他注意身体,不要透支体力。他摆摆手,笑一笑,就当听进去了。” 徐国香说,李泉新加完班后有看书的习惯,经常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在媳妇徐翠看来,李泉新没有一丁点儿领导干部的架子:在外应酬少,在家有时间的话会抢着做饭;房间里堆积如小山般高的书,大部分都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那是他精神的源泉。李泉新这样教育后辈:“我是农民出身。现在生活这么好,要懂得知足。”

   下班回到家,李泉新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孙子在小区院子里散步。巡视组成员张启华说,巡视间隙,李泉新嘴上经常挂着孙子。“只是李组长太忙了,陪孙子的时间很少。如果是在南昌以外的地区巡视,他一般中途不回家。”

   李泉新的家庭,和谐而温馨;李泉新的工作,严谨而细致。在众人的深情回忆中,一个“非典型”厅级领导干部的形象渐渐饱满起来:一根随时叼在嘴里的香烟,白衬衫外面套着一件毛衣,领带歪斜地打着,大一号的西装穿在身上;看人时,脸上挂着微笑……

   熟悉他的人们还知道,那件大一号的西装,是他为出席儿子的婚礼特意买的。不重衣着、待人平和,这是很多人对李泉新的第一印象。

   因毕业于北京大学且知识渊博、才学过人,在全省甚至全国纪检战线,李泉新都有着“北大才子”之称。组员唐志勇记得,在抽调进巡视组后的第一 次集体见面会上,自己不太敢发言,“怕我的想法会引起这位‘北大才子’的鄙夷”。随着接触增多,李泉新在工作上对他的肯定和表扬也多了起来。唐志勇发现, 组长跟大家所聊的话题,不仅限于工作。私底下,组员眼中的他,更像一名率真的长者。

   李泉新乐于分享自己年轻时一边“双抢”一边竖起耳朵听广播、并靠听广播考上北京大学那段艰苦而又传奇的往事,常流露出自己作为一名农家子弟能够成长为巡视干部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他对马列经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史都烂熟于心,他甚至能大段大段地背诵援引《毛泽东选集》中的精彩篇目,能把《诗 经》中很多生僻的字句解释得透彻生动,唐诗宋词更是信手拈来。巡视期间,每天晚饭后大家的散步时间,他都乐于与大家讨论这些问题,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大 家总是听得入神,通常不知不觉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同事们都感叹,他行动上的自觉不是偶然的,完全源于他学习的深入、理论的坚定。

   李泉新与年轻同志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倾囊相授的诚心和暖意,更有盼高千尺的期待和叮嘱。

   “你们现在不会写材料不要紧,多看看《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以后自然就会写了,我就是这样过来的。”“你们要把加班当成福利,才能更快地成长。”“我是一名‘天花板’干部,得抓紧剩余不多的时间干工作,希望与你们共勉。”

    …………

   “李组长都是快60岁的人了,却丝毫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应付和将就。这点非常让人敬佩。”组员葛春瑜记得,李泉新非常关心组里的同 事,大家也都信任他,遇到难处常会找他倾诉。在李泉新的领导下,省委第三巡视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大家的痛惜和悲伤中,李泉新走了。遗体告别仪式当天,南昌城区遭遇罕见的大暴雨。一起同事过的组员从寻乌、九江、萍乡等地陆续赶来了,听过他授课的学员赶来了,他巡视过的地方群众赶来了,因巡视发现违纪问题被处理过的干部也赶来了。

   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到处是很深的积水,汽车难以通行,不少人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撑伞冒雨前行,为的是见他最后一面。

   “你是那么阳光、真诚,那么正直、优秀,虽然你走了,但我们会永远记得你。泉新组长一路走好!”一名同志写下的这句话,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搜索新闻

搜索

资讯列表

联系我们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北京西路152号核工宾馆七楼
办公室电话:
0791-88197165  
传真:0791-88193645
邮箱:
zgdzyhjzx@163.com

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