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
/
/
/
水资源安全是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

资讯详情

水资源安全是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

  • 分类:行业信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4-16 22:5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目前我国农村有2.42亿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西南红层地区的分散供水模式已成“中国经验”   要进一步做好重点地区详细的基础性水文地质调查   防治污染,加强地下水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今天是第22个“世界水日”,我们来聚焦人类生命中、生活中最珍贵的资源——水。   浪漫的雨滴、灵动的飞瀑、激荡的河流、深邃的海洋,当水的清泠、水的姿态、水的色彩、水的风韵,在头脑中流云般掠过后,竟然定格在一幅广告式的画面上:烈日黄沙中,一位旅人小心地啜饮着半瓶矿泉水,脸上是满足和幸福。   是的,对人类而言,水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饮用。但残酷的现实是,现在仍有许多人,特别是分散居住在广大农村的居民,还无法足够地安全地饮水用水。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联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的明确要求,人们愈发感到,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老百姓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饮水安全话题更加紧迫和沉重。   饮水安全,是广大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生活保障。倘若连干净的饮水都难以保证,又何谈富足和安宁、文明和幸福?   如何才能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期间,记者走访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文冬光博士。   直面中国式“农村水问题”   在中国地调局,我们的采访直入主题:“当前中国农村最主要的水问题有哪些?”   “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在一些典型的干旱缺水区,常年饮水资源不足,农民靠集雨水窖度日,可问题是降水多水窖盈,降水少水窖亏,靠天喝水很不稳定;第二类是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等地方病区,地下水中砷、氟等有害组分超标或是苦咸水;第三类是在气候影响下的地区性、季节性集中干旱,如2010年的西南大旱、2011年的华北大旱,旱灾导致大范围内的池塘、河坝、水库干涸,农作物干枯,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第四类是地表水、地下水因人类活动被污染,不适宜饮用和使用。”   在文冬光专业的表述中,这四种情况被概括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他认为,资源性缺水是“大自然给中国出的一个难题”。   难题来自中国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区,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冬季节较少,特别是北方地区,常会出现春旱;从空间上说,区域降雨差别巨大,南多北少,且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此外,由于地貌多样、地形多变、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性大,一些地方尽管降雨量很大,但很难积蓄储存应用,形成供水紧张,如山区、岩溶地区、红层地区等。   “正是这种不均匀性,导致了中国的许多地方自古就承受着水资源短缺或季节性水资源短缺的痛楚。”文冬光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干旱发生几率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将广大农村季节性缺水的矛盾更加集中地呈现了出来。   在文冬光的记忆里,这几年因气候造成季节性干旱的例子仿佛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在过去很少干旱的地方。   2012年夏天,黑龙江七台河市遭遇罕见干旱。由于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全市唯一的供水水源地桃山水库几乎接近死库容。为了解决七台河市40万人、20余万头牲畜面临的严重水危机,国土资源部当年9月启动了支援七台河市应急供水勘查工作,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施工应急供水探采井100余眼,解了七台河市冬春两季供水的燃眉之急。   如果说资源性缺水最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那么水质性缺水则包含着自然、人为两重缘由。   一种是地质背景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在河套平原、大同盆地、太原盆地、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张掖盆地、西藏的一些典型饮水型地方病区,由于地下水有害物质超标,部分农村居民罹患大骨节病、克山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等饮水型地方性疾病。   “在中国农村,由于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和高氟地下水而引起的地方性砷中毒和氟中毒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已经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为此国家发布了《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文冬光表示。   另一种就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污染问题。由于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没有完备的生活垃圾的处理体系、工矿企业排污,还有大规模的养殖,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广大农村地区的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目前仅农村就还有2亿余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随着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水平、饮水标准的提高,饮水安全问题将日趋严重。”文冬光说。   地下水能解农村之“渴”   在文冬光办公室外的走廊里,一张“地下水勘查示范县示意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图上那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密密麻麻的红点,昭示了众多饮水不安全地区在水资源方面的“脱贫”,也折射出了中国地调局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不懈努力。   “我国缺水区多为‘老、少、边、贫’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缺水甚至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高度关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充分发挥在寻找地下水方面的技术优势,以解决重点缺水地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目标,安排了大量资金开展勘查找水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先后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和地方病区、西南红层地区和岩溶地区以及应急抗旱中安排勘查找水,工作范围涉及17省(区),完成供水示范井6060余眼,直接解决了约1310万人的饮水困难。”   文冬光告诉记者,中国地调局从成立之初的1999年,便开始实施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项目,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基岩山区、黄土高原和内陆盆地开展了地下水勘查找水工作,施工供水示范井340眼,直接解决了300多万人饮水困难。找水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据初步统计,仅1999~2006年,当地农民就累计新增经济收入近17亿元。   四川、重庆、云南等西南红层地区的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国土资源部2001年率先在四川省开展了地下水勘查示范,充分利用红层丘陵区浅层地下水埋藏浅、分布广泛、更新速度相对较快等特点,从农户居住分散、每户每天需水量不大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出“小口径浅井”分散开采及“一户一井”或“几户一井”供水新模式。可喜的是,即便是在2006年、2010年特大干旱的时期,也有96%的红层水井供水稳定,经受住了严重旱情的考验。   示范的目的就是推广。让人欣喜的是,中国地调局红层找水探索积累的科技成果及经验,已在“地调投入勘查示范引导,多渠道投资跟进推广”的部省合作模式中获得了充分发酵——至今已在西南红层地区施工小口径浅井230多万眼,解决了900多万人饮水安全。文冬光还透露了一个消息:“中国的红层找水和分散供水经验,已经引起了国际同行乃至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成为世界范围内用地下水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还有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   “从2006年开始,我们重点在北方地方病严重的平原盆地高砷高氟地下水区和西南大骨节病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在查清病区水化学特点、地下水分布规律、埋藏条件和开发方式的基础上,实施示范井900余眼,直接解决了近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文冬光介绍说。   关于为百姓“解渴”,许多人都难以忘怀国土资源系统近年来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   2009年秋季至2010年初夏期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百姓饮水用水不足成了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为了救百姓于水火,14个省区的地勘单位及中国地调局7个直属单位,在国土资源部的部署下,与当地的地勘单位一起,仅仅2个多月就打井2348眼,解决了520万人的饮水难题。还有2011年的华北黄淮抗旱工作:近万地勘人驰援华北,700多台钻机昼夜奋战,70余天成井2227眼,为220万人解决了饮水和部分农田灌溉问题。   抗旱是短期的,效益却是长期的。值得一提的是,旱情结束后,各省都把抗旱作为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契机,乘势而上,总结经验,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工作,如广西、山东都为此筹集安排了数亿元。   近两年,国土资源部还配合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在六盘山、燕山—太行山、吕梁山、大别山、宁夏中南部等国家集中扶贫区开展了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找水勘查示范工作,仅2013年就解决了80万人饮水困难,带动解决70万人饮水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缺水区群众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证明,发挥地下水优势解决广大农村的饮水困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冬光总结道。   为农村饮水安全打好基础   在今年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强调,地质工作要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好务,着力推进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水平。   文冬光认为,做好全国及区域性的地下水资源和污染情况调查,做好以解决农村水安全问题为目标的地下水勘查示范,都是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一个最密切的结合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础。”   所谓基础,是指基础性水文地质调查。“它将为解决中国水问题提供最基础的依据”。   首先是通过实施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家底,并首次对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绘就了全新的地下水资源图谱,夯实了供水保障基础。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为每年9235亿立方米,全国地下淡水每年可开采的资源量为3527亿立方米。   其次是对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地区,特别是主要平原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评价。现已完成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山西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调查,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圈定了一批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   针对水文地质条件独特、饮水困难群众集中的西南岩溶地区,中国地质调查局还组织实施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初步查明了不同岩溶类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水系统特征、开发技术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完成了水量、水质和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并建立了岩溶水资源优化开发与科学保护模式。些基础调查和研究成果,为2010年抗旱找水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保障了地质工作者实现快速确定找水靶区和取水水源,以及高达90%以上的勘探成井率。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污染问题,但制定污染防治规划、部署相关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摸底调查、掌握情况。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计划利用10年时间,完成我国主要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覆盖面积440万平方公里,全面掌握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如今,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近9年,已完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华北平原等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区的调查工作。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土资源部已建立了地下水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地下水监测网点,形成了国家、省(区、市)、市(地)三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实现了地下水动态的实时监测。   文冬光告诉记者,今后地调局还将紧紧抓住“基础”两字不松劲,继续重点开展公益性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的水文地质调查,查明地下水分布状况,为解决农村分散性供水提供依据。“这项工作扎实了,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就容易得多了。”现阶段,我国至少有300万平方公里地区急需进行1∶5万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包括岩溶缺水地区、地下水集中开发利用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高标准农田区和集中连片扶贫区,但目前全国仅完成不到30万平方公里,“任务非常重”。   第二,一定要继续加强地下水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特别是积极推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实施,建立完善区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和局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基于现代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

水资源安全是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

【概要描述】目前我国农村有2.42亿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西南红层地区的分散供水模式已成“中国经验”

  要进一步做好重点地区详细的基础性水文地质调查

  防治污染,加强地下水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今天是第22个“世界水日”,我们来聚焦人类生命中、生活中最珍贵的资源——水。

  浪漫的雨滴、灵动的飞瀑、激荡的河流、深邃的海洋,当水的清泠、水的姿态、水的色彩、水的风韵,在头脑中流云般掠过后,竟然定格在一幅广告式的画面上:烈日黄沙中,一位旅人小心地啜饮着半瓶矿泉水,脸上是满足和幸福。

  是的,对人类而言,水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饮用。但残酷的现实是,现在仍有许多人,特别是分散居住在广大农村的居民,还无法足够地安全地饮水用水。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联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的明确要求,人们愈发感到,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老百姓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饮水安全话题更加紧迫和沉重。
  饮水安全,是广大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生活保障。倘若连干净的饮水都难以保证,又何谈富足和安宁、文明和幸福?

  如何才能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期间,记者走访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文冬光博士。

  直面中国式“农村水问题”

  在中国地调局,我们的采访直入主题:“当前中国农村最主要的水问题有哪些?”

  “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在一些典型的干旱缺水区,常年饮水资源不足,农民靠集雨水窖度日,可问题是降水多水窖盈,降水少水窖亏,靠天喝水很不稳定;第二类是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等地方病区,地下水中砷、氟等有害组分超标或是苦咸水;第三类是在气候影响下的地区性、季节性集中干旱,如2010年的西南大旱、2011年的华北大旱,旱灾导致大范围内的池塘、河坝、水库干涸,农作物干枯,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第四类是地表水、地下水因人类活动被污染,不适宜饮用和使用。”

  在文冬光专业的表述中,这四种情况被概括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他认为,资源性缺水是“大自然给中国出的一个难题”。

  难题来自中国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区,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冬季节较少,特别是北方地区,常会出现春旱;从空间上说,区域降雨差别巨大,南多北少,且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此外,由于地貌多样、地形多变、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性大,一些地方尽管降雨量很大,但很难积蓄储存应用,形成供水紧张,如山区、岩溶地区、红层地区等。

  “正是这种不均匀性,导致了中国的许多地方自古就承受着水资源短缺或季节性水资源短缺的痛楚。”文冬光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干旱发生几率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将广大农村季节性缺水的矛盾更加集中地呈现了出来。

  在文冬光的记忆里,这几年因气候造成季节性干旱的例子仿佛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在过去很少干旱的地方。

  2012年夏天,黑龙江七台河市遭遇罕见干旱。由于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全市唯一的供水水源地桃山水库几乎接近死库容。为了解决七台河市40万人、20余万头牲畜面临的严重水危机,国土资源部当年9月启动了支援七台河市应急供水勘查工作,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施工应急供水探采井100余眼,解了七台河市冬春两季供水的燃眉之急。

  如果说资源性缺水最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那么水质性缺水则包含着自然、人为两重缘由。

  一种是地质背景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在河套平原、大同盆地、太原盆地、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张掖盆地、西藏的一些典型饮水型地方病区,由于地下水有害物质超标,部分农村居民罹患大骨节病、克山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等饮水型地方性疾病。

  “在中国农村,由于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和高氟地下水而引起的地方性砷中毒和氟中毒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已经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为此国家发布了《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文冬光表示。

  另一种就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污染问题。由于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没有完备的生活垃圾的处理体系、工矿企业排污,还有大规模的养殖,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广大农村地区的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目前仅农村就还有2亿余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随着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水平、饮水标准的提高,饮水安全问题将日趋严重。”文冬光说。

  地下水能解农村之“渴”

  在文冬光办公室外的走廊里,一张“地下水勘查示范县示意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图上那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密密麻麻的红点,昭示了众多饮水不安全地区在水资源方面的“脱贫”,也折射出了中国地调局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不懈努力。

  “我国缺水区多为‘老、少、边、贫’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缺水甚至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高度关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充分发挥在寻找地下水方面的技术优势,以解决重点缺水地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目标,安排了大量资金开展勘查找水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先后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和地方病区、西南红层地区和岩溶地区以及应急抗旱中安排勘查找水,工作范围涉及17省(区),完成供水示范井6060余眼,直接解决了约1310万人的饮水困难。”

  文冬光告诉记者,中国地调局从成立之初的1999年,便开始实施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项目,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基岩山区、黄土高原和内陆盆地开展了地下水勘查找水工作,施工供水示范井340眼,直接解决了300多万人饮水困难。找水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据初步统计,仅1999~2006年,当地农民就累计新增经济收入近17亿元。

  四川、重庆、云南等西南红层地区的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国土资源部2001年率先在四川省开展了地下水勘查示范,充分利用红层丘陵区浅层地下水埋藏浅、分布广泛、更新速度相对较快等特点,从农户居住分散、每户每天需水量不大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出“小口径浅井”分散开采及“一户一井”或“几户一井”供水新模式。可喜的是,即便是在2006年、2010年特大干旱的时期,也有96%的红层水井供水稳定,经受住了严重旱情的考验。

  示范的目的就是推广。让人欣喜的是,中国地调局红层找水探索积累的科技成果及经验,已在“地调投入勘查示范引导,多渠道投资跟进推广”的部省合作模式中获得了充分发酵——至今已在西南红层地区施工小口径浅井230多万眼,解决了900多万人饮水安全。文冬光还透露了一个消息:“中国的红层找水和分散供水经验,已经引起了国际同行乃至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成为世界范围内用地下水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还有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

  “从2006年开始,我们重点在北方地方病严重的平原盆地高砷高氟地下水区和西南大骨节病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在查清病区水化学特点、地下水分布规律、埋藏条件和开发方式的基础上,实施示范井900余眼,直接解决了近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文冬光介绍说。

  关于为百姓“解渴”,许多人都难以忘怀国土资源系统近年来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

  2009年秋季至2010年初夏期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百姓饮水用水不足成了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为了救百姓于水火,14个省区的地勘单位及中国地调局7个直属单位,在国土资源部的部署下,与当地的地勘单位一起,仅仅2个多月就打井2348眼,解决了520万人的饮水难题。还有2011年的华北黄淮抗旱工作:近万地勘人驰援华北,700多台钻机昼夜奋战,70余天成井2227眼,为220万人解决了饮水和部分农田灌溉问题。

  抗旱是短期的,效益却是长期的。值得一提的是,旱情结束后,各省都把抗旱作为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契机,乘势而上,总结经验,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工作,如广西、山东都为此筹集安排了数亿元。

  近两年,国土资源部还配合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在六盘山、燕山—太行山、吕梁山、大别山、宁夏中南部等国家集中扶贫区开展了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找水勘查示范工作,仅2013年就解决了80万人饮水困难,带动解决70万人饮水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缺水区群众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证明,发挥地下水优势解决广大农村的饮水困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冬光总结道。

  为农村饮水安全打好基础

  在今年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强调,地质工作要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好务,着力推进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水平。

  文冬光认为,做好全国及区域性的地下水资源和污染情况调查,做好以解决农村水安全问题为目标的地下水勘查示范,都是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一个最密切的结合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础。”

  所谓基础,是指基础性水文地质调查。“它将为解决中国水问题提供最基础的依据”。

  首先是通过实施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家底,并首次对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绘就了全新的地下水资源图谱,夯实了供水保障基础。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为每年9235亿立方米,全国地下淡水每年可开采的资源量为3527亿立方米。

  其次是对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地区,特别是主要平原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评价。现已完成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山西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调查,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圈定了一批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

  针对水文地质条件独特、饮水困难群众集中的西南岩溶地区,中国地质调查局还组织实施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初步查明了不同岩溶类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水系统特征、开发技术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完成了水量、水质和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并建立了岩溶水资源优化开发与科学保护模式。些基础调查和研究成果,为2010年抗旱找水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保障了地质工作者实现快速确定找水靶区和取水水源,以及高达90%以上的勘探成井率。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污染问题,但制定污染防治规划、部署相关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摸底调查、掌握情况。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计划利用10年时间,完成我国主要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覆盖面积440万平方公里,全面掌握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如今,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近9年,已完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华北平原等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区的调查工作。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土资源部已建立了地下水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地下水监测网点,形成了国家、省(区、市)、市(地)三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实现了地下水动态的实时监测。

  文冬光告诉记者,今后地调局还将紧紧抓住“基础”两字不松劲,继续重点开展公益性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的水文地质调查,查明地下水分布状况,为解决农村分散性供水提供依据。“这项工作扎实了,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就容易得多了。”现阶段,我国至少有300万平方公里地区急需进行1∶5万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包括岩溶缺水地区、地下水集中开发利用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高标准农田区和集中连片扶贫区,但目前全国仅完成不到30万平方公里,“任务非常重”。

  第二,一定要继续加强地下水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特别是积极推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实施,建立完善区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和局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基于现代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

  • 分类:行业信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4-16 22:57
  • 访问量:
详情

目前我国农村有2.42亿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西南红层地区的分散供水模式已成“中国经验”

  要进一步做好重点地区详细的基础性水文地质调查

  防治污染,加强地下水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今天是第22个“世界水日”,我们来聚焦人类生命中、生活中最珍贵的资源——水。

  浪漫的雨滴、灵动的飞瀑、激荡的河流、深邃的海洋,当水的清泠、水的姿态、水的色彩、水的风韵,在头脑中流云般掠过后,竟然定格在一幅广告式的画面上:烈日黄沙中,一位旅人小心地啜饮着半瓶矿泉水,脸上是满足和幸福。

  是的,对人类而言,水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饮用。但残酷的现实是,现在仍有许多人,特别是分散居住在广大农村的居民,还无法足够地安全地饮水用水。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联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的明确要求,人们愈发感到,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老百姓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饮水安全话题更加紧迫和沉重。
  饮水安全,是广大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生活保障。倘若连干净的饮水都难以保证,又何谈富足和安宁、文明和幸福?

  如何才能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期间,记者走访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文冬光博士。

  直面中国式“农村水问题”

  在中国地调局,我们的采访直入主题:“当前中国农村最主要的水问题有哪些?”

  “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在一些典型的干旱缺水区,常年饮水资源不足,农民靠集雨水窖度日,可问题是降水多水窖盈,降水少水窖亏,靠天喝水很不稳定;第二类是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等地方病区,地下水中砷、氟等有害组分超标或是苦咸水;第三类是在气候影响下的地区性、季节性集中干旱,如2010年的西南大旱、2011年的华北大旱,旱灾导致大范围内的池塘、河坝、水库干涸,农作物干枯,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第四类是地表水、地下水因人类活动被污染,不适宜饮用和使用。”

  在文冬光专业的表述中,这四种情况被概括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他认为,资源性缺水是“大自然给中国出的一个难题”。

  难题来自中国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区,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冬季节较少,特别是北方地区,常会出现春旱;从空间上说,区域降雨差别巨大,南多北少,且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此外,由于地貌多样、地形多变、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性大,一些地方尽管降雨量很大,但很难积蓄储存应用,形成供水紧张,如山区、岩溶地区、红层地区等。

  “正是这种不均匀性,导致了中国的许多地方自古就承受着水资源短缺或季节性水资源短缺的痛楚。”文冬光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干旱发生几率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将广大农村季节性缺水的矛盾更加集中地呈现了出来。

  在文冬光的记忆里,这几年因气候造成季节性干旱的例子仿佛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在过去很少干旱的地方。

  2012年夏天,黑龙江七台河市遭遇罕见干旱。由于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全市唯一的供水水源地桃山水库几乎接近死库容。为了解决七台河市40万人、20余万头牲畜面临的严重水危机,国土资源部当年9月启动了支援七台河市应急供水勘查工作,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施工应急供水探采井100余眼,解了七台河市冬春两季供水的燃眉之急。

  如果说资源性缺水最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那么水质性缺水则包含着自然、人为两重缘由。

  一种是地质背景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在河套平原、大同盆地、太原盆地、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张掖盆地、西藏的一些典型饮水型地方病区,由于地下水有害物质超标,部分农村居民罹患大骨节病、克山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等饮水型地方性疾病。

  “在中国农村,由于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和高氟地下水而引起的地方性砷中毒和氟中毒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已经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为此国家发布了《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文冬光表示。

  另一种就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污染问题。由于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没有完备的生活垃圾的处理体系、工矿企业排污,还有大规模的养殖,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广大农村地区的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目前仅农村就还有2亿余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随着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水平、饮水标准的提高,饮水安全问题将日趋严重。”文冬光说。

  地下水能解农村之“渴”

  在文冬光办公室外的走廊里,一张“地下水勘查示范县示意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图上那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密密麻麻的红点,昭示了众多饮水不安全地区在水资源方面的“脱贫”,也折射出了中国地调局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不懈努力。

  “我国缺水区多为‘老、少、边、贫’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缺水甚至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高度关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充分发挥在寻找地下水方面的技术优势,以解决重点缺水地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目标,安排了大量资金开展勘查找水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先后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和地方病区、西南红层地区和岩溶地区以及应急抗旱中安排勘查找水,工作范围涉及17省(区),完成供水示范井6060余眼,直接解决了约1310万人的饮水困难。”

  文冬光告诉记者,中国地调局从成立之初的1999年,便开始实施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项目,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基岩山区、黄土高原和内陆盆地开展了地下水勘查找水工作,施工供水示范井340眼,直接解决了300多万人饮水困难。找水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据初步统计,仅1999~2006年,当地农民就累计新增经济收入近17亿元。

  四川、重庆、云南等西南红层地区的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国土资源部2001年率先在四川省开展了地下水勘查示范,充分利用红层丘陵区浅层地下水埋藏浅、分布广泛、更新速度相对较快等特点,从农户居住分散、每户每天需水量不大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出“小口径浅井”分散开采及“一户一井”或“几户一井”供水新模式。可喜的是,即便是在2006年、2010年特大干旱的时期,也有96%的红层水井供水稳定,经受住了严重旱情的考验。

  示范的目的就是推广。让人欣喜的是,中国地调局红层找水探索积累的科技成果及经验,已在“地调投入勘查示范引导,多渠道投资跟进推广”的部省合作模式中获得了充分发酵——至今已在西南红层地区施工小口径浅井230多万眼,解决了900多万人饮水安全。文冬光还透露了一个消息:“中国的红层找水和分散供水经验,已经引起了国际同行乃至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成为世界范围内用地下水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还有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

  “从2006年开始,我们重点在北方地方病严重的平原盆地高砷高氟地下水区和西南大骨节病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在查清病区水化学特点、地下水分布规律、埋藏条件和开发方式的基础上,实施示范井900余眼,直接解决了近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文冬光介绍说。

  关于为百姓“解渴”,许多人都难以忘怀国土资源系统近年来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

  2009年秋季至2010年初夏期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百姓饮水用水不足成了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为了救百姓于水火,14个省区的地勘单位及中国地调局7个直属单位,在国土资源部的部署下,与当地的地勘单位一起,仅仅2个多月就打井2348眼,解决了520万人的饮水难题。还有2011年的华北黄淮抗旱工作:近万地勘人驰援华北,700多台钻机昼夜奋战,70余天成井2227眼,为220万人解决了饮水和部分农田灌溉问题。

  抗旱是短期的,效益却是长期的。值得一提的是,旱情结束后,各省都把抗旱作为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契机,乘势而上,总结经验,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工作,如广西、山东都为此筹集安排了数亿元。

  近两年,国土资源部还配合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在六盘山、燕山—太行山、吕梁山、大别山、宁夏中南部等国家集中扶贫区开展了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找水勘查示范工作,仅2013年就解决了80万人饮水困难,带动解决70万人饮水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缺水区群众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证明,发挥地下水优势解决广大农村的饮水困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冬光总结道。

  为农村饮水安全打好基础

  在今年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强调,地质工作要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好务,着力推进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水平。

  文冬光认为,做好全国及区域性的地下水资源和污染情况调查,做好以解决农村水安全问题为目标的地下水勘查示范,都是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一个最密切的结合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础。”

  所谓基础,是指基础性水文地质调查。“它将为解决中国水问题提供最基础的依据”。

  首先是通过实施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家底,并首次对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绘就了全新的地下水资源图谱,夯实了供水保障基础。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为每年9235亿立方米,全国地下淡水每年可开采的资源量为3527亿立方米。

  其次是对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地区,特别是主要平原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评价。现已完成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山西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调查,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圈定了一批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

  针对水文地质条件独特、饮水困难群众集中的西南岩溶地区,中国地质调查局还组织实施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初步查明了不同岩溶类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水系统特征、开发技术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完成了水量、水质和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并建立了岩溶水资源优化开发与科学保护模式。些基础调查和研究成果,为2010年抗旱找水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保障了地质工作者实现快速确定找水靶区和取水水源,以及高达90%以上的勘探成井率。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污染问题,但制定污染防治规划、部署相关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摸底调查、掌握情况。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计划利用10年时间,完成我国主要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覆盖面积440万平方公里,全面掌握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如今,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近9年,已完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华北平原等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区的调查工作。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土资源部已建立了地下水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地下水监测网点,形成了国家、省(区、市)、市(地)三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实现了地下水动态的实时监测。

  文冬光告诉记者,今后地调局还将紧紧抓住“基础”两字不松劲,继续重点开展公益性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的水文地质调查,查明地下水分布状况,为解决农村分散性供水提供依据。“这项工作扎实了,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就容易得多了。”现阶段,我国至少有300万平方公里地区急需进行1∶5万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包括岩溶缺水地区、地下水集中开发利用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高标准农田区和集中连片扶贫区,但目前全国仅完成不到30万平方公里,“任务非常重”。

  第二,一定要继续加强地下水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特别是积极推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实施,建立完善区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和局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基于现代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施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动态变化的全面实时监测和早期预报预警。

  第三,要着力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和修复示范,为全面推进全国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实现地下水污染状况明显好转奠定基础。

  此外,还要针对季节性干旱事件增多的趋势,未雨绸缪,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应急地下水源地,作为各地应急救援的一类基础设施。“平时养护好,一旦遭遇集中干旱,就能发挥巨大作用,大大提高各地供水的保障程度。”

  采访接近尾声之际,文冬光还谈到了两个观点:

  其一,地下水在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不能毫无节制地索取,特别是农业,耗水量巨大,决不能完全依靠地下水,因为一旦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那后续的环境问题将更加棘手。其二,必须因地制宜分类解决广大农村的饮水困难,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可采用集中型供水的形式;在地下水分散的山区或红层地区,可采用分散型的供水模式;在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区,要开辟新的清洁水源如打深部水井,同时对环境进行修复。

  “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是一个全社会的大问题。希望我们做的这些基础性工作能最大程度地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依据和支持。水资源安全是中国要长期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任重而道远。”文冬光强调。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搜索新闻

搜索

资讯列表

联系我们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北京西路152号核工宾馆七楼
办公室电话:
0791-88197165  
传真:0791-88193645
邮箱:
zgdzyhjzx@163.com

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