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
/
/
/
澳洲矿业勘探市场投资形势分析

资讯详情

澳洲矿业勘探市场投资形势分析

  • 分类:行业信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1-15 22:3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对于澳大利亚矿业勘探市场的投资经历了从盲目跟从到理性选择的过程。大浪淘沙,在国内众多运营 欠佳的投资案例中也不乏有像五矿、紫金和云锡这样能够很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合力促成双赢局面的成功典范。经历了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世界经济危机 之后,大宗矿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其中包括铁矿、煤矿、铝土、稀土等,金价也从最高每盎司1900多美元回落到1200美元左右。尽管印尼出台了禁止原矿 出口的政策,使镍矿的价格发生了一定的反弹,但整体矿产品市场仍相对低迷。在澳大利亚矿业勘探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在生死边缘挣扎。虽然如此,但澳 洲市场仍有一些质优且有巨大勘探前景的好项目,等待着慧眼识珠的国内投资者。   目前澳洲矿业市场已经触底或接近底部,对于国内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或个人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总得说来,澳洲勘探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勘探市场整体低迷。据总部位于美国的SNL金属和矿业公司统计,2014财年,全球勘探经费削减了当初预算的 29%,总计投入了34.7亿美金,这个数字是勘探公司近十年以来,勘探投入最低的年份。勘探经费的缩减,增加了未来发现更多资源的难度,勘探市场前景不 容乐观,但是,这也为矿产品价格的提升埋下了伏笔。   勘探公司市值缩水。澳洲上市的勘探公司,市场表现低迷,市值大幅缩水。一些小型勘探公司, 2010年前后,股价一直在20分左右波动。如今,尽管这些公司拥有一些有前景的、需要进一步勘探工作的区块,但大多数股价都维持在几分甚至更低水平。一 些相对活跃的勘探公司股价也不涨反跌,大概是因为股民认为面对如此低迷的勘探市场,应该偃旗息鼓,保存实力,而投资勘探只会降低自己的现金持有,给公司带 来更大的风险。   勘探活动的耗费大大降低。矿业开发的高峰期,大量勘探顾问公司、钻探公司和矿山机械公司纷纷扩大规模,购买设 备,增加人员,以求最大获利。而如今,勘探市场冷淡,首当其冲的就是顾问服务公司的门庭冷落,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客户来保持充足的资金,纷纷裁员降本。钻 探公司和矿山机械公司,大量设备闲置,不得不降低价格以求增加市场竞争力。部分钻探公司可接受的付款方式,也由原来的现金,转变为可以接受股票。这种变化 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现金吃紧状况。同时,钻探公司还不得已和勘探公司结成同盟,共担风险。   矿业管理部门的政策倾斜。2010年,时任澳洲总理的陆克文首次提出名为“矿业资源暴利税”的矿业税种。 2012年7月,由吉拉德政府主导的新矿业税方案“矿业资源租赁税”正式实施。这都给投资澳洲矿业的热情泼了冷水。现任总理阿博特取消了矿业税和碳税。当 前的舆论导向认为,澳洲政府不应该通过加税的方式惩罚给国家带来巨额利润的矿业。据多家业内企业评论,这两项税收的取消,是一种降低海外矿业公司投资澳洲 矿业不确定性的积极因素。从勘探矿业公司延续证照方面,之前的审批可以持续数月,而目前,只要没有严重的违规,证照的更新速度加快了很多。一线的矿业勘探 公司能够感觉到,政府为了鼓励现有勘探公司渡过难关,同时,维持勘探公司持续缴纳土地使用费,正在有意识地放宽政策。   澳币持续贬值对当地矿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考虑到之前提到的勘探成本下降,目前的汇率对于澳洲矿业市场是个不小的支持。同时,人民币相对于澳币的升值,意味着我们可以花更少的钱购买更多市值的澳洲资产,这对那些跃跃欲试投资澳洲矿业的国内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仔细分析澳洲矿业勘探市场发展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其形势低迷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   中国因素。美国经济似有好转,欧洲、日本这些较为成熟的经济体对于原材料、大宗矿商品相关的需求相对稳定。之 前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大规模城镇化所造成的高涨需求。可是,最近中国房价,特别是非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调整,让该行业的进一步扩张存在风险, 随之而来的是对房地产相关原材料需求的减弱。对此,一些矿产品贸易公司的感受最为真切。这种需求的放缓,势必会造成金属价格的低迷,比如铁矿石、锰矿等, 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勘探行业的周期性。前些年,由于市场紧俏,很多勘探潜力不足、质量较差的项目,也纷纷上马。那时,勘探公司股 价一路高歌,很多缺乏基础设施和必要开发条件的项目,也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助,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如今,市场冷淡、勘探经费缩减,这些勘探公司除了 出让权益收获现金外,所有的勘探活动都在支出现金。在融资不利的情况下,公司不得不从现有股东手中筹集。在市场上,这样的公司有时不去开采矿山,只能盘剥 已有股东,而股东如果不继续输血,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前期投资血本无归。   较高的矿业勘探运营成本。据资料统计,对于一个澳洲上市勘探公司,即使不做任何实质的勘探工作,仅维持公司正 常运营和矿业权益的维护,每年的花费也在80万澳币左右。这种管理和人员的高成本运营模式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资金负担,使其无法健康发展。目前,很多澳洲 小型勘探公司已精简到只剩一两名全职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加上执行总裁才两个人而已。   大玩家的洗牌。以铁矿石为例,尽管其价格已经跌至每吨不到70美元,被戏称为跌破“白菜价”,澳洲三大铁矿石 企业却纷纷增产。大量的供给和前文提到的中国需求的降低,合力造就了铁矿石价格的反弹乏力。从时间周期上讲,三四年前,铁矿石价格高位时,众多中小勘探矿 业公司纷纷借助股市的资金,获得了推进项目开发的机会。这几年下来,如果发展顺利,这些中小公司正好经过了资源定义(resource definition)、规划研究(Scoping Study)及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阶段,甚至完成了银行可信贷的可行性研究(Bankable Feasibility Study),正是对项目的基建进行融资,实现产能的时候。这些大玩家合力压低铁矿石价格,使得之前这些基建项目,都因为大幅的价格回落,而成为了“无利 可图”或者完全赔本的项目。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低迷的市场往往也存在着发展的良机,大量优质的勘探权益正浮出水面。正是因为勘探公司的资金状况捉襟见肘,他们才能放低姿态,敞开怀抱接纳海外投资。   2012年~2013年,澳洲矿业勘探公司股价下跌初期,行动依然矜持,自认为市场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股价被 低估。这样的勘探公司往往不愿意增发新股:一是他们可能有一定的可用现金,不急于融资;二是已有股东不愿意看到自己花20分买的股票以10分出让给新的股 东。所以,那时的股东更愿意谈资产层面的合作,即出让一些非核心资产(Non-core Assets)或针对项目做合资勘探(Joint Venture)。而如今,这些公司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活下来,不再拘泥于资产层面或者公司股权层面,任何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公司坚持过这个阶段的投资意向均 可以考虑。不得不说,这是真正的买方市场,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   国内有勘探特长的公司和队伍,此时可以针对项目,进行资金和服务结合的投资,即以一定现金投入到澳洲公司之 中,同时,作价一部分自己的服务,可以是地质师短期填图、化探采样,也可以是选冶方面的工作,以便与澳方共同开发感兴趣的项目。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大 降低现金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项目实地掌握第一手勘探进展,真正地参与到项目实施和管理中。   当然,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不愿意再去进入勘探市场了,特别是考虑到矿业开发市场的长周期和与之伴随 的市场不确定性。很多公司更愿意与停产的矿企寻求合作,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必要的证照,这包括了环境、土著人和必要的基础设施等,他们期望能对这些有基础 的项目二次勘探,以求获得高品质的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诚然,这样的策略避免了证照审批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但也增加了勘探的难度。相信这些已处于停产阶 段的矿企,在濒临停业之前,在勘探和缩减开采成本方面已经拼尽全力,但其所持有的项目究竟有多大的潜力,还需要有胆识和专业经验的人士自己做出判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初来乍到的国内投资者对于澳洲这样一个矿业勘探市场发达的体系,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对于一些常规的操作,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的很多矿企多比较排斥雇佣有本地经验的投行或专业人士为其服务,他们普遍有这样的困惑:“我还需要聘请 别人教我怎么花钱吗?”。其实,相对于后期的矿业投资,前期的项目咨询投入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扬好帆,才能保证不翻船。

澳洲矿业勘探市场投资形势分析

【概要描述】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对于澳大利亚矿业勘探市场的投资经历了从盲目跟从到理性选择的过程。大浪淘沙,在国内众多运营 欠佳的投资案例中也不乏有像五矿、紫金和云锡这样能够很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合力促成双赢局面的成功典范。经历了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世界经济危机 之后,大宗矿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其中包括铁矿、煤矿、铝土、稀土等,金价也从最高每盎司1900多美元回落到1200美元左右。尽管印尼出台了禁止原矿 出口的政策,使镍矿的价格发生了一定的反弹,但整体矿产品市场仍相对低迷。在澳大利亚矿业勘探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在生死边缘挣扎。虽然如此,但澳 洲市场仍有一些质优且有巨大勘探前景的好项目,等待着慧眼识珠的国内投资者。

  目前澳洲矿业市场已经触底或接近底部,对于国内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或个人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总得说来,澳洲勘探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勘探市场整体低迷。据总部位于美国的SNL金属和矿业公司统计,2014财年,全球勘探经费削减了当初预算的 29%,总计投入了34.7亿美金,这个数字是勘探公司近十年以来,勘探投入最低的年份。勘探经费的缩减,增加了未来发现更多资源的难度,勘探市场前景不 容乐观,但是,这也为矿产品价格的提升埋下了伏笔。

  勘探公司市值缩水。澳洲上市的勘探公司,市场表现低迷,市值大幅缩水。一些小型勘探公司, 2010年前后,股价一直在20分左右波动。如今,尽管这些公司拥有一些有前景的、需要进一步勘探工作的区块,但大多数股价都维持在几分甚至更低水平。一 些相对活跃的勘探公司股价也不涨反跌,大概是因为股民认为面对如此低迷的勘探市场,应该偃旗息鼓,保存实力,而投资勘探只会降低自己的现金持有,给公司带 来更大的风险。

  勘探活动的耗费大大降低。矿业开发的高峰期,大量勘探顾问公司、钻探公司和矿山机械公司纷纷扩大规模,购买设 备,增加人员,以求最大获利。而如今,勘探市场冷淡,首当其冲的就是顾问服务公司的门庭冷落,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客户来保持充足的资金,纷纷裁员降本。钻 探公司和矿山机械公司,大量设备闲置,不得不降低价格以求增加市场竞争力。部分钻探公司可接受的付款方式,也由原来的现金,转变为可以接受股票。这种变化 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现金吃紧状况。同时,钻探公司还不得已和勘探公司结成同盟,共担风险。

  矿业管理部门的政策倾斜。2010年,时任澳洲总理的陆克文首次提出名为“矿业资源暴利税”的矿业税种。 2012年7月,由吉拉德政府主导的新矿业税方案“矿业资源租赁税”正式实施。这都给投资澳洲矿业的热情泼了冷水。现任总理阿博特取消了矿业税和碳税。当 前的舆论导向认为,澳洲政府不应该通过加税的方式惩罚给国家带来巨额利润的矿业。据多家业内企业评论,这两项税收的取消,是一种降低海外矿业公司投资澳洲 矿业不确定性的积极因素。从勘探矿业公司延续证照方面,之前的审批可以持续数月,而目前,只要没有严重的违规,证照的更新速度加快了很多。一线的矿业勘探 公司能够感觉到,政府为了鼓励现有勘探公司渡过难关,同时,维持勘探公司持续缴纳土地使用费,正在有意识地放宽政策。

  澳币持续贬值对当地矿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考虑到之前提到的勘探成本下降,目前的汇率对于澳洲矿业市场是个不小的支持。同时,人民币相对于澳币的升值,意味着我们可以花更少的钱购买更多市值的澳洲资产,这对那些跃跃欲试投资澳洲矿业的国内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仔细分析澳洲矿业勘探市场发展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其形势低迷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

  中国因素。美国经济似有好转,欧洲、日本这些较为成熟的经济体对于原材料、大宗矿商品相关的需求相对稳定。之 前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大规模城镇化所造成的高涨需求。可是,最近中国房价,特别是非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调整,让该行业的进一步扩张存在风险, 随之而来的是对房地产相关原材料需求的减弱。对此,一些矿产品贸易公司的感受最为真切。这种需求的放缓,势必会造成金属价格的低迷,比如铁矿石、锰矿等, 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勘探行业的周期性。前些年,由于市场紧俏,很多勘探潜力不足、质量较差的项目,也纷纷上马。那时,勘探公司股 价一路高歌,很多缺乏基础设施和必要开发条件的项目,也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助,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如今,市场冷淡、勘探经费缩减,这些勘探公司除了 出让权益收获现金外,所有的勘探活动都在支出现金。在融资不利的情况下,公司不得不从现有股东手中筹集。在市场上,这样的公司有时不去开采矿山,只能盘剥 已有股东,而股东如果不继续输血,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前期投资血本无归。

  较高的矿业勘探运营成本。据资料统计,对于一个澳洲上市勘探公司,即使不做任何实质的勘探工作,仅维持公司正 常运营和矿业权益的维护,每年的花费也在80万澳币左右。这种管理和人员的高成本运营模式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资金负担,使其无法健康发展。目前,很多澳洲 小型勘探公司已精简到只剩一两名全职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加上执行总裁才两个人而已。

  大玩家的洗牌。以铁矿石为例,尽管其价格已经跌至每吨不到70美元,被戏称为跌破“白菜价”,澳洲三大铁矿石 企业却纷纷增产。大量的供给和前文提到的中国需求的降低,合力造就了铁矿石价格的反弹乏力。从时间周期上讲,三四年前,铁矿石价格高位时,众多中小勘探矿 业公司纷纷借助股市的资金,获得了推进项目开发的机会。这几年下来,如果发展顺利,这些中小公司正好经过了资源定义(resource definition)、规划研究(Scoping Study)及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阶段,甚至完成了银行可信贷的可行性研究(Bankable Feasibility Study),正是对项目的基建进行融资,实现产能的时候。这些大玩家合力压低铁矿石价格,使得之前这些基建项目,都因为大幅的价格回落,而成为了“无利 可图”或者完全赔本的项目。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低迷的市场往往也存在着发展的良机,大量优质的勘探权益正浮出水面。正是因为勘探公司的资金状况捉襟见肘,他们才能放低姿态,敞开怀抱接纳海外投资。

  2012年~2013年,澳洲矿业勘探公司股价下跌初期,行动依然矜持,自认为市场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股价被 低估。这样的勘探公司往往不愿意增发新股:一是他们可能有一定的可用现金,不急于融资;二是已有股东不愿意看到自己花20分买的股票以10分出让给新的股 东。所以,那时的股东更愿意谈资产层面的合作,即出让一些非核心资产(Non-core Assets)或针对项目做合资勘探(Joint Venture)。而如今,这些公司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活下来,不再拘泥于资产层面或者公司股权层面,任何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公司坚持过这个阶段的投资意向均 可以考虑。不得不说,这是真正的买方市场,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

  国内有勘探特长的公司和队伍,此时可以针对项目,进行资金和服务结合的投资,即以一定现金投入到澳洲公司之 中,同时,作价一部分自己的服务,可以是地质师短期填图、化探采样,也可以是选冶方面的工作,以便与澳方共同开发感兴趣的项目。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大 降低现金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项目实地掌握第一手勘探进展,真正地参与到项目实施和管理中。

  当然,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不愿意再去进入勘探市场了,特别是考虑到矿业开发市场的长周期和与之伴随 的市场不确定性。很多公司更愿意与停产的矿企寻求合作,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必要的证照,这包括了环境、土著人和必要的基础设施等,他们期望能对这些有基础 的项目二次勘探,以求获得高品质的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诚然,这样的策略避免了证照审批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但也增加了勘探的难度。相信这些已处于停产阶 段的矿企,在濒临停业之前,在勘探和缩减开采成本方面已经拼尽全力,但其所持有的项目究竟有多大的潜力,还需要有胆识和专业经验的人士自己做出判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初来乍到的国内投资者对于澳洲这样一个矿业勘探市场发达的体系,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对于一些常规的操作,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的很多矿企多比较排斥雇佣有本地经验的投行或专业人士为其服务,他们普遍有这样的困惑:“我还需要聘请 别人教我怎么花钱吗?”。其实,相对于后期的矿业投资,前期的项目咨询投入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扬好帆,才能保证不翻船。

  • 分类:行业信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1-15 22:33
  • 访问量:
详情

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对于澳大利亚矿业勘探市场的投资经历了从盲目跟从到理性选择的过程。大浪淘沙,在国内众多运营 欠佳的投资案例中也不乏有像五矿、紫金和云锡这样能够很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合力促成双赢局面的成功典范。经历了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世界经济危机 之后,大宗矿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其中包括铁矿、煤矿、铝土、稀土等,金价也从最高每盎司1900多美元回落到1200美元左右。尽管印尼出台了禁止原矿 出口的政策,使镍矿的价格发生了一定的反弹,但整体矿产品市场仍相对低迷。在澳大利亚矿业勘探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在生死边缘挣扎。虽然如此,但澳 洲市场仍有一些质优且有巨大勘探前景的好项目,等待着慧眼识珠的国内投资者。

  目前澳洲矿业市场已经触底或接近底部,对于国内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或个人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总得说来,澳洲勘探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勘探市场整体低迷。据总部位于美国的SNL金属和矿业公司统计,2014财年,全球勘探经费削减了当初预算的 29%,总计投入了34.7亿美金,这个数字是勘探公司近十年以来,勘探投入最低的年份。勘探经费的缩减,增加了未来发现更多资源的难度,勘探市场前景不 容乐观,但是,这也为矿产品价格的提升埋下了伏笔。

  勘探公司市值缩水。澳洲上市的勘探公司,市场表现低迷,市值大幅缩水。一些小型勘探公司, 2010年前后,股价一直在20分左右波动。如今,尽管这些公司拥有一些有前景的、需要进一步勘探工作的区块,但大多数股价都维持在几分甚至更低水平。一 些相对活跃的勘探公司股价也不涨反跌,大概是因为股民认为面对如此低迷的勘探市场,应该偃旗息鼓,保存实力,而投资勘探只会降低自己的现金持有,给公司带 来更大的风险。

  勘探活动的耗费大大降低。矿业开发的高峰期,大量勘探顾问公司、钻探公司和矿山机械公司纷纷扩大规模,购买设 备,增加人员,以求最大获利。而如今,勘探市场冷淡,首当其冲的就是顾问服务公司的门庭冷落,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客户来保持充足的资金,纷纷裁员降本。钻 探公司和矿山机械公司,大量设备闲置,不得不降低价格以求增加市场竞争力。部分钻探公司可接受的付款方式,也由原来的现金,转变为可以接受股票。这种变化 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现金吃紧状况。同时,钻探公司还不得已和勘探公司结成同盟,共担风险。

  矿业管理部门的政策倾斜。2010年,时任澳洲总理的陆克文首次提出名为“矿业资源暴利税”的矿业税种。 2012年7月,由吉拉德政府主导的新矿业税方案“矿业资源租赁税”正式实施。这都给投资澳洲矿业的热情泼了冷水。现任总理阿博特取消了矿业税和碳税。当 前的舆论导向认为,澳洲政府不应该通过加税的方式惩罚给国家带来巨额利润的矿业。据多家业内企业评论,这两项税收的取消,是一种降低海外矿业公司投资澳洲 矿业不确定性的积极因素。从勘探矿业公司延续证照方面,之前的审批可以持续数月,而目前,只要没有严重的违规,证照的更新速度加快了很多。一线的矿业勘探 公司能够感觉到,政府为了鼓励现有勘探公司渡过难关,同时,维持勘探公司持续缴纳土地使用费,正在有意识地放宽政策。

  澳币持续贬值对当地矿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考虑到之前提到的勘探成本下降,目前的汇率对于澳洲矿业市场是个不小的支持。同时,人民币相对于澳币的升值,意味着我们可以花更少的钱购买更多市值的澳洲资产,这对那些跃跃欲试投资澳洲矿业的国内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仔细分析澳洲矿业勘探市场发展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其形势低迷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

  中国因素。美国经济似有好转,欧洲、日本这些较为成熟的经济体对于原材料、大宗矿商品相关的需求相对稳定。之 前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大规模城镇化所造成的高涨需求。可是,最近中国房价,特别是非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调整,让该行业的进一步扩张存在风险, 随之而来的是对房地产相关原材料需求的减弱。对此,一些矿产品贸易公司的感受最为真切。这种需求的放缓,势必会造成金属价格的低迷,比如铁矿石、锰矿等, 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勘探行业的周期性。前些年,由于市场紧俏,很多勘探潜力不足、质量较差的项目,也纷纷上马。那时,勘探公司股 价一路高歌,很多缺乏基础设施和必要开发条件的项目,也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助,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如今,市场冷淡、勘探经费缩减,这些勘探公司除了 出让权益收获现金外,所有的勘探活动都在支出现金。在融资不利的情况下,公司不得不从现有股东手中筹集。在市场上,这样的公司有时不去开采矿山,只能盘剥 已有股东,而股东如果不继续输血,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前期投资血本无归。

  较高的矿业勘探运营成本。据资料统计,对于一个澳洲上市勘探公司,即使不做任何实质的勘探工作,仅维持公司正 常运营和矿业权益的维护,每年的花费也在80万澳币左右。这种管理和人员的高成本运营模式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资金负担,使其无法健康发展。目前,很多澳洲 小型勘探公司已精简到只剩一两名全职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加上执行总裁才两个人而已。

  大玩家的洗牌。以铁矿石为例,尽管其价格已经跌至每吨不到70美元,被戏称为跌破“白菜价”,澳洲三大铁矿石 企业却纷纷增产。大量的供给和前文提到的中国需求的降低,合力造就了铁矿石价格的反弹乏力。从时间周期上讲,三四年前,铁矿石价格高位时,众多中小勘探矿 业公司纷纷借助股市的资金,获得了推进项目开发的机会。这几年下来,如果发展顺利,这些中小公司正好经过了资源定义(resource definition)、规划研究(Scoping Study)及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阶段,甚至完成了银行可信贷的可行性研究(Bankable Feasibility Study),正是对项目的基建进行融资,实现产能的时候。这些大玩家合力压低铁矿石价格,使得之前这些基建项目,都因为大幅的价格回落,而成为了“无利 可图”或者完全赔本的项目。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低迷的市场往往也存在着发展的良机,大量优质的勘探权益正浮出水面。正是因为勘探公司的资金状况捉襟见肘,他们才能放低姿态,敞开怀抱接纳海外投资。

  2012年~2013年,澳洲矿业勘探公司股价下跌初期,行动依然矜持,自认为市场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股价被 低估。这样的勘探公司往往不愿意增发新股:一是他们可能有一定的可用现金,不急于融资;二是已有股东不愿意看到自己花20分买的股票以10分出让给新的股 东。所以,那时的股东更愿意谈资产层面的合作,即出让一些非核心资产(Non-core Assets)或针对项目做合资勘探(Joint Venture)。而如今,这些公司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活下来,不再拘泥于资产层面或者公司股权层面,任何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公司坚持过这个阶段的投资意向均 可以考虑。不得不说,这是真正的买方市场,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

  国内有勘探特长的公司和队伍,此时可以针对项目,进行资金和服务结合的投资,即以一定现金投入到澳洲公司之 中,同时,作价一部分自己的服务,可以是地质师短期填图、化探采样,也可以是选冶方面的工作,以便与澳方共同开发感兴趣的项目。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大 降低现金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项目实地掌握第一手勘探进展,真正地参与到项目实施和管理中。

  当然,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不愿意再去进入勘探市场了,特别是考虑到矿业开发市场的长周期和与之伴随 的市场不确定性。很多公司更愿意与停产的矿企寻求合作,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必要的证照,这包括了环境、土著人和必要的基础设施等,他们期望能对这些有基础 的项目二次勘探,以求获得高品质的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诚然,这样的策略避免了证照审批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但也增加了勘探的难度。相信这些已处于停产阶 段的矿企,在濒临停业之前,在勘探和缩减开采成本方面已经拼尽全力,但其所持有的项目究竟有多大的潜力,还需要有胆识和专业经验的人士自己做出判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初来乍到的国内投资者对于澳洲这样一个矿业勘探市场发达的体系,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对于一些常规的操作,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的很多矿企多比较排斥雇佣有本地经验的投行或专业人士为其服务,他们普遍有这样的困惑:“我还需要聘请 别人教我怎么花钱吗?”。其实,相对于后期的矿业投资,前期的项目咨询投入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扬好帆,才能保证不翻船。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搜索新闻

搜索

资讯列表

联系我们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北京西路152号核工宾馆七楼
办公室电话:
0791-88197165  
传真:0791-88193645
邮箱:
zgdzyhjzx@163.com

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公众号